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建与科研、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落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战略,11月14日,文法学院法律系党支部联合研究生党总支举办新加坡访学专题讲座与分享会。法律系主任、法学学科负责人和育东教授及多位教师出席,百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专家讲座:直击法治话语建设痛点
赵惠妙教授以“在法律的交汇点:新加坡访学与中国法治话语的国际生成”为题作报告。结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31天的访学经历,从地理文化、学术交流等维度展开分享,通过典型案例指出,语言壁垒、法律体系与社会制度差异导致中国法治研究国际可见度不足、法治话语薄弱。会上指出,法学教育需主动适配国际传播需求,涉外法治人才既要吸收国际经验,更要用世界易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学生分享:拓宽法治本土化视野
法律硕士研究生乔培英分享了参与“春禾”计划、赴南洋理工大学短期学术交流的心得。从学习收获切入,重点介绍了新加坡组屋政策中的多元族群融合设计,以及法制与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为在场师生理解“法治本土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党建业务融合: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法律系党支部副书记冯珂副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是党建与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支部将持续支持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鼓励青年学子主动关注涉外法治建设,助力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构建。

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活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进一步“向外走、向外讲”,有效拓展了涉外法治认知视野,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