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上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治理和数字治理”第2期于线上成功举办。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冉冰副教授就“数字治理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内容展开精彩演讲。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张帆副教授主持论坛,公管系十余位教师及全校百余位学生参加论坛。
讲座围绕数字治理“是何(What)、为何(Why)、如何(How)”三个问题依序展开。通过比较中美数字治理政策,冉冰老师总结出两个国家数字治理关注点差异:中国侧重于经由数字治理提升政府决策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数据安全,强调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美国则聚焦于数字治理的透明(transparent)、参与(participatory)及合作(collaborative),更强调内外部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关于如何建设数字政府,冉冰老师提炼了“三步曲”原则:一要制定数字政府战略目标;二要确保跨政策领域和各级政府使用技术的一致性;三要强化支持实施数字政府战略的能力。
冉冰老师指出人类不能过度依赖技术,但它作为一种基础建设确实能够改善政府问责、社会包容与协作,能够在公共部门中建立数据驱动的文化,因此,要确保各政策领域和各级政府和谐一致地使用数字技术,加强数字政府与更广泛的公共治理议程之间的联系。冉老师进一步指出,我们已经研究了技术如何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如何支撑治理的发展,现在就是研究让技术由鸽子或马车、汽车、电报,变成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要认识到任何技术魅化和技术排斥都是有偏差的。
冉冰老师的精彩演讲引发了师生的极大兴趣与深入思考。在互动交流环节,文法学院赵娟老师就数字治理概念和措施中所强调的过程视角,以及所忽略的结果视角包括的意涵进行探讨,提出数字治理不仅应重视参与过程,也应重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政府回应过程与结果等问题。文法学院师生分别从美国数字治理的具体体现、数据安全与数据透明之间的平衡、信息保护与信息收集之间的平衡、美国公共事务数据的通用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随着公共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的渐序展开,北化师生及同仁对治理、数字治理、数字政府等国内外核心研究议题的理解愈趋深入,通过在国内外核心前沿议题的研讨中互通有无,逐步达成认知共识。在全球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北化公共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为中美数字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科研合作提供常态化交流平台,希冀为国内外数字治理研究推进贡献绵薄之力。
主讲人简介:
冉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主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哈里斯堡校区教授委员会主席(2016-2017),加拿大管理科学学会(ASAC)组织理论分会主席(2015-2016),美国东北公共管理学会议(NECOPA)主席(2017 -2019),科技创新管理和政策系列丛书主编,人力资本和发展系列从书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