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颖

副教授

来源:文法学院发布时间:2021-05-24



于颖,女,教育学博士,应用心理学博士后。生于1978年,吉林长春人。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9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名古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比较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曾担任新华社《新华教育观察》特约分析员,撰写研究报告近三十篇;在《比较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论丛》、《现代教育管理》、《大学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等期刊及报纸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分析》(独立撰写,刊载于《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一文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浅析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及特点》一文获得北京市高教学会第八次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2013年)。曾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课题15项,主持课题4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4部。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资助(香港设立)、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成果一等奖、北京社科基金课题资助等奖励。2007年,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日本留学。

 

专著 

1、于颖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其国家竞争优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独著.

2、于颖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7.独著.

3、于颖等著.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合著.

4、于颖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独著.

 

学术论文

1、于颖等.第一书记扶贫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以豫北D村为例》,《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203月(2020年第1期),第一作者,9-16页;

 2、于颖等.《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中国大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第二作者,13-16页;

3、于颖等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问题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刊发于2020年第4期(20208月),第一作者;

4、于颖等.《疫情期间研究生在线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中国轻工教育》(《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206月,第一作者;

5、于颖.《比较教育研究,学术交流的桥梁》,《比较教育研究CSSCI)特刊20208月,第一作者;《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5周年复刊40周年——“我与比较教育研究约稿笔谈;

6、于颖等.《慕课会颠覆传统高等教育吗?》20193月(2019年第1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第一作者,81-85页;

7、于颖等.《我国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北京A大学为例》,《化工高等教育》(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SSCI扩展版),20188月(第4期),第一作者;

8、于颖等.《 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对策述评》,《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0179月),89页,第一作者;

9、于颖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提升路径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6年第3期,30-34页;第二作者;

10、于颖等.《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6年第4期,61-65页;第四作者;

11、于颖等.《校企高端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中国大学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7期,12-15页;第二作者;

12、于颖等.夫妻店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问题初探——以河北省迁安市为例》,《关东学刊》2016年第2期,54-60页;第一作者;

13、于颖等.《日本短期大学的生存现状与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91-95页,第一作者;

14、于颖等.《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的探索与启示》,《北京教育》(人大复印资料入选期刊)20154月(第4期),第二作者;

15、于颖等.《试析顾明远先生教师教育思想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4年第10期,第一作者;

16、于颖.《日本比较教育学地域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基于对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者的访谈》,《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3年第7期,第一作者;

17、于颖、申福广、高益民:《浅析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月(2012年第3期),82-85页。

18、于颖.《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分析》,《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1年第3期,全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转载。

19、于颖.《试析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中民间力量的作用》,《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1年第6期。

20、于颖.《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其国家竞争优势的历史考察及启示》,《现代教育论丛》(CSSCI201012月。

21、于颖.《日本短期大学的生存危机及其对策探析》,《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02)。

22、于颖.《日本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的时代变迁及特点分析》,《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0711)。

23、于颖.《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078)。

24、于颖.《试论日本比较教育学的边缘化特征》,《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0610)。

 

课题情况

1 主持课题情况

20103——201412,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资助课题,《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编号JY10013;经费0.5万元;

20103-20117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高等教育结构:国际比较与战略选择》,课题编号20100470233;经费3万元;

20117——至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研究》课题编号201104068;经费10万元;

20121——20142,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等教育结构:国际比较与战略选择》,课题编号ZY1227;经费5万元;

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成果一等奖后期资助课题《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20154月到款);经费1万元;

2015年北京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地区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5JYC027);经费3万元;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课题编号:PT1614);经费10万元;

2 参与课题情况

20121——2015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探索工科院校适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课题主持人:李显扬教授,课题编号为11YB074),参与北京化工大学牵头,北交大、北科大、北工大等高校联合课题,负责资料收集与报告撰写,经费2万元;

20123——201612月,参与清华大学牵头的大学生学情调查项目(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

201312——201612月,参加北京教科院重点项目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的模式及优化(项目主持人:刘娟);

20151——201612月,参与教育部科技司重点课题学科结构调整与提升大学原创性能力研究(课题编号:102189,课题负责人:王同奇教授),负责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工作;

20154——至今,参与工程院、教育部重大课题过程工业工程教育新常态研究(课题负责人:谭天伟教授);负责课题研究工作,发表阶段性成果3篇,经费20万元;

2016——201911月,中国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课题中国与俄罗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甫玉龙教授);

2017至今,参与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以北京文化传承为目标的首都大学生通识教育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甫玉龙教授),负责部分研究工作;

201910至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发展的经验与中国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DA190323),主持人:甫玉龙教授,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2017至今,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学区制的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郭元婕研究员),负责部分研究工作;

20181至今,工程院、教育部重大课题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通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18-xy-48)(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陈丙珍院士),作为子课题的第二负责人(谭天伟教授为咨询顾问),负责子课题研究工作。

2019至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测评研究与实践(总课题负责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郭元婕研究员),子课题负责人:于颖(负责校长部分),课题经费: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