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举行“司法的权威何以被质疑”学术报告

来源:文法新闻发布时间:2009-11-12

高检孙加瑞检察官就司法理念被异化原因等问题做出阐释

  11月11日晚6:30,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检察官、我校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外聘指导老师孙加瑞老师做了题为“司法的权威何以被质疑”的学术报告。

  孙老师首先指出了“司法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了很多,但是公众满意度却下降了好多”的现象,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究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论证过程中,孙老师结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邓玉娇、“躲猫猫”、“钓鱼”执法等案例,指出司法活动永远不应脱离生活和大众,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在河南驻马店的两起盗窃错案论述中,孙老师对司法机关的“知错难改”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发出“法官的面子比百姓的命还重要”的质问。

  接着,孙老师讲述了司法权威与法律权威的关系、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他提出司法权威不需维护,“是司法机关挣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司法权威的实现需要依靠公正审判和公正执行。作为司法改革的一线推动者,孙加瑞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了司法改革唯一的指导思想:“把制度设计好,让老百姓少受点委屈。”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继而,孙老师探讨了实践中司法理念被异化的原因——目标的迷失与疏忽。从最高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和证据规则的修改出发,他提出了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倾向:注重法律现实、追求程序公正。他认为,这一倾向危害极大,存在放弃对真相和正义追求的危险。另外,孙老师指出,这种倾向性的普遍性与学界学者的观点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大家的责任”,他对在场的法律专业同学与广大研究生们提出了深切的期望。

  在提问环节中,孙老师不仅针对同学的问题一一做出了回应,并且提出新的问题——非真实诉讼的诉讼处理,引发了同学的思考。

  两个小时后,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文法学院研究生会

  记者:于凤娇;编辑:梁越;责任编辑:李海勇

  2009年11月12日